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

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 绨缃歌美誉,丝竹咏芳尘。 圣历开环象,昌年降甫申。 高门非舍筑,华构岂垂纶。 凤邸抟霄翰,龙池跃海鳞。 玉鼎升黄阁,金章谒紫宸。 礼闱通政本,文昌总国均。 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星回应缇管,日御警寅宾。 叶上曾槐变,花发小堂春。 思挂五都冕,言访北山巾。 赫赫容台上,千祀耀平津。

译文:

在丰野之地,韩信、萧何、张良三位杰出人才闪耀光芒;在妫水之畔,舜帝的五位贤臣得到人们的称赞。 人们用书籍来记载他们美好的声誉,用丝竹乐器来咏唱他们留下的光辉事迹。 圣明的时代开启了如圆环般完美的气象,昌盛的年岁降下了像尹吉甫、申伯那样的贤才。 高贵的门第并非是靠在傅岩筑墙那样的出身得来,华丽的宅第也不是因垂钓而成就的。 贤才们如凤凰在府邸中振翅冲向云霄,似蛟龙在龙池中跃出海面。 他们带着玉鼎般的尊贵进入宰相之位,佩着金章去朝见皇帝。 他们掌管礼部,这是通达政治的根本所在;在文昌台总理国家的大事。 他们调整风气,改变浅薄的习俗,用清明的教化来梳理伦理纲常。 节气的变化与缇管中的葭灰相应,太阳升起时警示着要恭敬地迎接宾客。 曾槐的叶子发生了变化,小堂前的花朵绽放迎来了春天。 心中想着戴上五都的冠冕,口头上说要去寻访北山的隐士头巾。 在那显赫荣耀的容台上,他们的功绩将千年万代地照耀着平津侯那样的功业。
关于作者
唐代任希古

任希古,字敬臣,棣州人。五岁丧母,刻志从学。年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遯去。后举孝廉,虞世南器之。永徽初,与郭正一、崔融等同为薛元超所荐,终太子舍人。诗六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