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金部韦郎中

金曹初受拜,玉地始含香。 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 贺客犹扶路,哀人遂上堂。 歌筵长寂寂,哭位自苍苍。 岁时宾径断,朝暮雀罗张。 书留魏主阙,魂掩汉家床。 徒令永平帝,千载罢撞郎。

译文:

韦郎中刚刚接受金部郎官的任命,就像置身于充满香气的美好境地,仕途前景本是一片光明。 可谁能想到,他就如同那任职五日便离世的官员一样,匆匆之间就如一颗流星般陨落了。 此前前来祝贺他新官上任的客人还在路上往来不绝,转眼间前来哀悼的人就走进了他的灵堂。 曾经热闹欢歌的筵席从此长久地寂静无声,那哀悼之处只余一片苍茫凄凉的氛围。 随着时间流逝,平日里宾客往来的路径逐渐断绝,早晚之间门可罗雀,无比冷清。 他留下的文书还存放在朝廷的宫殿里,可他的魂魄却已经长眠于地下了。 他的离世,就好像让后世的君主再也没有了那个能让他满意的臣子,即使过了千年,也让人不禁为他的逝去而感到惋惜,仿佛再也难以找到像他这样的人才了。
关于作者
唐代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