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 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 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 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 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 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

译文:

我这一路行来,渐渐背对着京城,独自驱马缓缓前行,心中思绪悠悠。 人生百年之事,此刻显得如此寥落,我在这天地间徘徊,心中满是万里之遥的忧愁。 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渐渐向晚;时光已晚,我的两鬓也将如秋霜般斑白。 俯身看着渭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心中的忧愁难以排遣,只能望着西边的落日,心中耿耿难眠,忍不住暗自垂泪。 那长长的彩虹仿佛掩盖了钓鱼的水浦,归落的大雁飞落在如星般的沙洲之上。 黄山弯曲处的草色已经变换,落花在清澈的渭水中随波漂流。 迸溅的水花惊吓到了忧愁的白鹭,飞扬的沙尘惊起了那些嬉戏的沙鸥。 我一旦踏上这清泥道,只能徒然地思念着在玄灞游玩的美好时光。
关于作者
唐代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