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镜寺

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 鸾沈仙镜底,花没梵轮前。 铢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 隐隐香台夜,钟声彻九天。

译文:

在石镜寺旁,那古老的坟墓边上矗立着如芙蓉般的佛塔,刻有神异铭文的石碑掩映在松柏间,缭绕的烟雾好似给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 传说中那如鸾鸟般美丽的身影仿佛已沉沉地沉入了仙镜的底部,寺中鲜艳的花朵也在庄严的梵轮前渐渐凋零、消失不见。 寺里供奉着身披铢衣的千古佛像,那佛像散发着神圣的气息,天空中的明月与佛塔上如明月般的宝镜相互映衬,形成了两重圆满之景。 在这寂静的夜晚,隐隐约约能看到那弥漫着香气的佛台,而寺庙的钟声清脆响亮,穿透了寂静的夜空,一直响彻到九天之上。
关于作者
唐代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