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 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 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 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

译文:

皇家的园林与平乐观相通,神池离建章宫也很近。 楼台亭阁彼此遮掩衬托,城池宫阙遥遥相望。 装饰华美的车子在帐幕间穿行,悠扬的箫声在浮桥上回荡。 傍晚的云朵中蕴含着北方的寒气,夕阳的余晖在秋色中荡漾。 飘落的树叶间仿佛有寒蝉的影子在晃动,平静的水流倒映着大雁飞行的队列。 木槿花在风中纷纷飘散,荷花凋零后还带着被露水浸润过的香气。 美妙的仙乐在枍诣宫奏响,天子的车驾经过长杨宫。 在回家的路上,明月高悬,未央宫的千门万户都敞开着。
关于作者
唐代上官仪

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