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砧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译文:

杜鹃鸟的叫声似乎并不哀伤,断了群的猿猴的啼叫也好像不够悲切。 在明月之下,不知是哪户人家正在捣衣,那一声声捣衣的砧声传来,简直让人肝肠寸断。 捣衣的杵声并非是特意为远行的客人而响,可客人听了却不禁愁白了头发。 这杵声也不是单纯为了捣衣而发,它仿佛是想要呼唤那漂泊在外的游子早日回到家乡。
关于作者
唐代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