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毛仙翁

至道无名,至人长生。 爰观绘事,以挹真形。 方口渥丹,浓眉刷青。 松姿本秀,鹤质自轻。 道德神仙,内蕴心灵。 红肌丝发,外彰华精。 色如含芳,貌若和光。 胚浑造化,含吐阴阳。 吾闻安期,隐见不常。 或在世间,或游上苍。 猗欤真人,得非后身。 写此仙骨,久而不磷。 皎皎明眸,了然如新。 蔼蔼童颜,的然如春。 金石可并,丹青不冺。 通天台上,有见常人。 俗士观瞻,方悟幽尘。 君子图之,敬兮如神。

译文:

至高的道没有具体的名称,超凡的人能够长生不老。 我欣赏这描绘毛仙翁的画作,以此来亲近他真实的形象。 他有着方正的嘴巴,唇色红润如朱砂;浓浓的眉毛,色泽如青黛。 身姿好似青松般挺拔秀丽,气质宛如仙鹤般轻盈飘逸。 他集道德与神仙的特质于一身,高尚的品性蕴含在心灵深处。 那红润的肌肤、细密的发丝,外在彰显着他的光华与精气。 面色如同蕴含着芬芳的花朵,容貌好似柔和的光芒。 他仿佛是造化的本源,能吞吐阴阳二气。 我听说安期生这位仙人,出没没有规律。 时而现身于人间,时而遨游于上苍。 哎呀呀,这位毛仙翁啊,莫非是安期生的后世化身。 这幅画出他的仙骨神韵,历经长久时光也不会磨灭。 画中他那明亮的眼眸,好似刚画上去一样清晰。 和蔼可亲的童颜,分明如春日般温暖。 他的仙骨风采可与金石相媲美,这丹青画作也不会褪色。 在通天台上,常有凡人见到他的仙踪。 世俗之人看到这幅画,才恍然悟到尘世的凡俗。 君子将这幅画挂起,恭敬得就像面对神明一样。
关于作者
唐代郑澣

郑澣,余庆之子。贞元十年,举进士第,为右补阙,敢言,无所讳。文宗时,入翰林为侍讲学士,累进尚书左丞,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俄以户部尚书召,未拜,卒,谥曰宣。集三卷,今存诗五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