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欹器图

秦国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叹危机。 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译文:

秦国的那些功臣在大功告成之后,便想着能卸去重负、安享清闲。就像李斯他们,曾经权势滔天,可一旦辉煌过后,也不得不感叹功成名就背后隐藏着的重重危机。 秦朝的李斯,曾经权倾一时,却落得个悲惨下场,最后连像从前那样在上蔡带着黄狗出去打猎的机会都没有了。而西晋的张翰,在看到官场的险恶后,宁愿放弃官职,回到家乡丹徒去做一个普通百姓。 整首诗其实就是借秦国和晋朝的这些事例,感慨那些在官场、名利场中沉浮的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往往会面临各种危险,还不如像张翰那样早早看透,去过平淡的生活。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