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

退朝还公府,骑吹息繁阴。 吏散秋庭寂,乌啼烟树深。 威生奉白简,道胜外华簪。 风物清远目,功名怀寸阴。 云衢念前侣,彩翰写冲襟。 凉菊照幽径,败荷攒碧浔。 感时江海思,报国松筠心。 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

译文:

退朝之后回到官署,那喧闹的骑马吹奏之声也在繁密的树荫下停歇了。 属吏们都散去了,秋日的庭院一片寂静,只有乌鸦在烟雾笼罩的树林深处啼叫。 秉持着威严执行弹劾之责(白简指御史弹劾的奏章),坚守正道而不看重华丽的簪缨(华簪代表官位的装饰)。 眼前的风景清爽悠远,让人耳目一新,心中还记挂着功名,珍惜每一寸光阴。 在这仕途上常常思念着从前的同伴,于是用华美的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清凉的菊花照亮了幽静的小路,残败的荷叶聚集在碧绿的水边。 感慨时节变化而心生归隐江海之念,但报效国家的决心却像松竹一样坚定不移。 只是惭愧自己像寿陵人学步一样,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又丢失了自己原来的本领,那美好的踪迹又到哪里去寻找呢?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