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

右相历中台,移松武库栽。 紫茸抽组绶,青实长玫瑰。 便有干霄势,看成搆厦材。 数分天柱半,影逐日轮回。 旧赏台阶去,新知谷口来。 息阴常仰望,玩境几裴回。 翠粒晴悬露,苍鳞雨起苔。 凝音助瑶瑟,飘蘂泛金罍。 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 终须似鸡树,荣茂近昭回。

译文:

右相曾经任职中台,把松树移栽到武库来栽种。 松树上紫色的茸毛就像是抽出的丝带,青色的松果好似绽放的玫瑰。 这松树很快就有了直插云霄的气势,看来它必将成为构建大厦的良材。 它的高度差不多有天柱一半那么高,它的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循环变换。 以前欣赏这松树的人随着职位变迁离开了台阶之上,新的懂得欣赏它的人从谷口前来。 人们在树荫下休息时常常抬头仰望,观赏这美景时多次徘徊流连。 晴朗的日子里,翠绿的松果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下雨的时候,松树苍黑的树皮上生出了青苔。 松涛声仿佛在为瑶瑟的音韵助力,飘落的松花在金色的酒杯中漂浮。 远处的月桂树像烛火般闪耀,星榆的叶子两两相对地展开。 这松树最终应该像中书省的鸡树一样,在皇帝的光辉照耀下繁荣茂盛。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