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 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 旧路芳尘在,新恩驲骑催。 里闾风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啭,庭香夏蕊开。 郡斋堪四望,壁记有三台。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译文:

杨侍郎带着代表朝廷使命的旌节离开了朝廷的台阁,接受分颁的符信从北方归来。 他到任之时,就像城头上仙鹤站立,给这一方带来祥瑞,又如同驿树迎来凤凰栖息,增添了光彩。 往昔走过的道路上,美好的声名就像那芬芳的尘土依然留存;如今朝廷新的恩宠,让驿站的快马不断催促他赴任。 乡里的百姓就像被风吹倒的草一样,纷纷响应归服,大家欢欣鼓舞,那拍手的声音如同雷声一般响亮。 官吏散去之后,山间的鸟儿欢快地啼鸣;庭院里,夏日的花蕊绽放,散发着阵阵香气。 郡府的斋舍可以四面眺望风景,墙壁上的题记还记录着曾在此任职的高官事迹。 人们惊讶他像汉代贤臣黄霸那样被征召任用得太晚了,他的文章也并非像贾谊吊屈原那样充满哀伤之情。 他只要吟诵一曲《梁甫吟》,大家就知道他有着像诸葛亮那样的卓越才能。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