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

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 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 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 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宾合缁衣占,书堂信鼓鸣。 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 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 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 暗网笼歌扇,流尘晦酒铛。 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

译文:

乐天(白居易)少傅在五月进行长时间的斋戒,深居家中,谢绝迎来送往。 他一直待在通德里这个地方,这里就如同佛教的法王城一般。 放眼望去,身边都是与僧人相关的事务,全家人也很少有世俗的情感和活动。 他专心精修那无上的佛法之道,一心惦记着未来的轮回转生。 宾客聚集的地方全是身着黑衣的僧人,书房里时常传来信鼓的声响。 调皮的孩童用物品堆成佛塔的样子,啼叫的鸟儿仿佛也在模仿诵经的声音。 吃的粽子是用青菰叶包裹黍米做成的,葵菜是用甘露烹煮的。 有人像当年马家赠送薏米那样给白居易送东西,也有人像刘氏赠送芜菁一样来给他送吃食。 昏暗的蛛网吧歌扇都笼罩了起来,流动的灰尘让酒铛都变得晦暗无光。 真不知道这位像何次道(东晋何充,信佛)一样的乐天少傅,什么时候能修成佛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