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各赋十二韵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 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 波上神仙妓,岸旁桃李蹊。 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 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 櫂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 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 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 唯余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译文:

在三月三日这天,洛阳这里举行修禊活动,众多贤才齐聚,这盛况超过了当年会稽的那次雅集。 盛大的宴会之上,我们陪侍着位高权重的裴令公,参加活动的人都是朝廷里的达官显贵。 波光之上,歌女们如同神仙一般娇艳动人;河岸旁边,是桃李盛开、游人往来的小径。 水上嬉戏的人们就像振翅的白鹭,歌声与黄莺的啼鸣声交织在一起。 一路游览,风光十分美好,沿着水流迂回前行,大家都沉醉在这美景之中。 划船的歌谣与美妙的乐曲相得益彰,文人们竞相分题作诗。 翠绿的帐幕如同云朵般涌起,华丽的香车在道路上整齐排列。 人们夸赞那绫罗制成的步障华美,马儿似乎也怜惜那锦缎做成的障泥。 宫墙之外,尘土飞扬;苑树西边,晚霞明亮。 船儿随着船头画着鹢鸟的方向转动,桥的影子与彩虹一同低垂。 晴天里,河水的景色看起来更加悠远;暮色中,鸟儿发出归巢栖息的叫声。 如今只剩下一同踏青的伙伴们,大家都在魏王堤畔等待着明月升起。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