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南斋小䜩听阮咸

阮巷久芜沈,四弦有遗音。 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 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 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 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 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

译文:

阮咸所居的街巷早已荒芜废弃,不过这四弦的阮咸琴却还留存着往日的音韵。 那高雅的乐声从这芬芳雅致的室内传出,乐声里蕴含着如竹林七贤般悠远的情思。 在座的众人都被这乐声吸引,停止了交谈,庭院中,芬芳树木的阴影也慢慢移动着。 大家举杯畅饮,这美酒似乎增添了人的浩然真气,静静地聆听着乐声,心无旁骛。 弹奏者手中的阮咸琴,形状就像那洁白的团扇,乐声和谐,如同朱弦琴弹奏出的美妙旋律。 这乐声中,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不平之意,从古至今,这幽怨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