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 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 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 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 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 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 清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 野桥过驿骑,丛祠发逈笳。 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 路尘高出树,山火远连霞。 夕曛转赤岸,浮霭起苍葭。 轧轧渡水桨,连连赴林鸦。 呌阍道非远,赐环期自赊。 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

译文:

人到晚年,我登上武陵城,放眼水陆风光,心中怅然写下此作。 天上的星象好似承接乌鸟的羽翼一般,这偏远的蛮夷之地,地形如同犬牙交错。当地的百姓祭祀着竹节神,那传说中藏着桃花的仙洞如今却紧闭着。 这城墙的地基历经汉魏时期,江水的源头来自賨巴之地。能看到廖王墓前的华表,还有那曾是黄琼家的菜地里。 秋霜轻轻,菊花依然在晚些时候盛开得很秀丽;石头浅露,江水泛起倾斜的波纹。砍柴人的声音在古老的营垒周围环绕,取水的小路在寒冷的沙地上显得格外清晰。 清凉的秋风渐渐吹得树叶变色,卢橘开始含着花苞。野桥之上,驿站的马匹匆匆而过;丛祠之中,传来悠远的胡笳声。 游动的鱼儿躲避着撒下的渔网,疲倦的鸟儿栖息在漂浮的木筏上。路上扬起的尘土比树还高,山间的野火远远地与晚霞相连。 夕阳的余晖洒在红色的岸边,薄薄的雾气从苍葭中升起。渡水的船桨发出轧轧的声响,一群群乌鸦接连飞向树林。 我想向朝廷诉说心中的想法,这路程看似并不遥远,但被召回京城的日子却似乎遥遥无期。我这孤独的臣子本就容易悲泣,而故乡的乔木却远在天涯之外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