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 前旌传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 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译文:

夏天里树木的枝叶正好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你身着戎装就要离开京城前往南梁赴任。 离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你不舍地辞别朝廷;回首遥望,满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在通往褒中的道路上,云雾缭绕着树木;汉上的城池则被风烟所笼罩。 前面的旌旗在山谷间一路传递前行,后面的骑兵踏过桥梁,发出阵阵声响。 你长久以来在朝廷中身居高位,深受器重,此次出任地方官职,也不要嫌弃那象征权力的虎符不够显要。 你终究还是手持旌麾前往地方任职,相信你再次施展才能,能够造福一方百姓。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