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陵沿流道中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译文:

从江陵顺流而下的这段西江,足有三千三百里之长,从古至今它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渡口。 在这江面上,每到月夜时分,便能听到渔父唱起悠扬的歌谣;而在那微风轻拂的日子里,江上的壮丽景色仿佛都属于往来奔波的商人。 一路上,在那些风景优美的沙村,常常能遇见寺庙。当山间的树叶变红时,那绚烂的景色让人感觉比春天还要美妙。 当船行到曾经南朝征战过的地方,想到古时候那些赫赫有名的将领,如今都已被人们当作神灵来供奉了。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