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 酬令狐相公赠别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刘禹锡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群。 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译文: 我这如越地悲歌般凄苦的心声长久以来有谁能听闻呢?我已然年迈,只能在湘山与楚云之间漂泊度日。 你刚从像海边仙山一样的永嘉卸任郡守之职,而我在这里,如同在夷门又见到了礼贤下士的信陵君一样见到了你。 我曾经向往的田园生活,那些松菊相伴的隐居之地,如今都已迷失了路径。而在朝堂高位的那些如同鸳鸿般的官员,我也早已和他们分道扬镳、不在同一行列了。 很幸运如今遇到了像喜好词赋的汉成帝那样重视文采的你,不知道会有哪位“伯乐”能举荐我这如同扬雄一般的文章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