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 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 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译文:

十万身着貂皮锦袍的天兵天将,在晋城的风和日丽中,与那美好风光相互辉映,光彩夺目。 行台仆射令狐相公深受朝廷的深厚恩宠,而那些从事中郎们也踏上旧路跟随他前往太原。 军中接连不断的战鼓声仿佛汇聚成了汾河翻滚的波浪,飘扬闪烁的军旗惊得边塞的大雁中断飞行。 从此边疆地区再不会有战火燃起,令狐相公持着符节归来后,定会位列朝堂,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