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见怀之什时守吴郡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译文:

以前我居住的地方和招屈亭相邻,那里有一片片枫林、橘树,还有鹧鸪的啼鸣声。 我当年一离开京城长安东门,到如今已经看到沅湘一带的白芷生长了十次,意味着过去了十个年头。 从那之后,我曾得到皇帝的召见入朝任职,可如今却又来到这阖闾城(苏州)做地方官。 不知是谁在万里之外还能记挂着我呢?原来是同在朝中为官的仙郎崔员外和我的表兄任十四兄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