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

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清洛晓光铺碧簟,上阳霜叶剪红绡。 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寄谢慇懃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

译文:

在洛阳城中,初冬时节,我要拜呈表章给朝廷,不禁怀念起在京城长安的老友们。 那长安的凤楼坐落在南面,掌控着三条交通要道,那些负责呈递表章的郎官们一大早就渡过桥去办公。 清晨,清澈的洛水闪烁着光亮,就像铺上了碧绿的竹席;上阳宫里经霜的树叶,如同被裁剪出来的红色丝绸般艳丽。 此时,尚书省门前,官员们头戴簪缨、身着官服,开始整齐列队;遥想在那如云端般高远的朝廷上,官员们应该已经退朝了。 我在此郑重地问候远在朝廷的各位好友,无论是像在榆枋间低飞的小鸟,还是像能击水远行的大鹏,大家都各自在自己的天地里逍遥自在吧。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