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译文:

当年贺知章贺监也曾登上这座洛中的高楼,如今墙壁上他题写的草书,那笔踪就好似龙腾虎跃一般,气势非凡。 在中原地区,书法流派推崇皇象的风格;而北朝的文人学士则看重徐陵的文章。 我偶然独自见到贺监的这些墨宝,不禁眼前为之一亮,惊叹不已。只恨自己没能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不然一定会诚心拜服于他。 我生怕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墨宝被尘埃侵蚀而磨灭,所以再三郑重地叮嘱寺院里的僧人,一定要好好保管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