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义舟师却还黔南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猨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译文:

黔江的秋水里倒映着天空中的云霞,义舟师独自驾着小船,沿着慈悲度人的航路前行,不会迷失方向。 山林中的猿猴悄悄窥视着义舟师的斋房,引得林叶沙沙作响;江里的蛟龙听到义舟师念诵的咒语,也让浪花都平息了下来。 义舟师领悟如莲般美妙的半偈佛法,心中常常有透彻的感悟,还亲手携带着询问菊花的新诗。 他常常说起摩围山就好似灵鹫山一样神圣,现在他正穿着登山的木屐,沿着红色的石梯往山上走去。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