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 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 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 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译文:

昨天我到东林寺去听您讲经说法,京城的男女老少骑着马、坐着车,把寺院的地面都快踩坏了,场面十分热闹。 您就如同前世来自雪山修行的童子一般纯净虔诚,而您是以金粟如来作为自己的本师进行修行的。 如今您手持锡杖,即将踏上返回上都的道路。您身披三衣,往昔还曾在皇宫中与帝王亲近,这三衣似乎还拂过那象征着皇家的万年枝。 要是久未谋面的广宣上人问起我,您就告诉他,我这客居楚地的人,到了秋天心中更是满含悲愁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