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刘禹锡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 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 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译文: 寒冷的光线洒落在代表使命的旌节之上,潼关的道路在清晨时分洁净得没有一丝尘土。 潼关的官吏们恭敬地前来拜见曾经身为丞相的令狐相公,潼关的山峦仿佛也在热情迎接这位旧地重游的主人。 向东眺望,令狐相公曾任职的军府一片宁静祥和;向西望去,朝廷的敕书频繁传来。 此刻,令狐相公的心意就如同黄河之水一般,汹涌澎湃,一心想要与黄河水一同奔腾,直上银河,为朝廷建立更大的功勋。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