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 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 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

译文:

在八月十五这一夜,到了半夜时分,原本遮蔽天空的碧云渐渐消散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天空的正中缓缓流动,洒下银白的光辉。 我打开城门,邀请了几位好友前来相聚,摆上美酒,一同欣赏这清爽的秋夜月色。 月光透过衣衫,仿佛让衣服也带上了温润的香气;清冷的光辉洒在歌女那画着黛眉的脸上,好像凝结着一抹哀愁。 此时,那西斜的月光依旧十分动人,值得细细赏玩。于是,我们把宴席移到了西楼之上,继续沉浸在这美好的月色之中。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