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 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译文:

这首诗是为唐文宗写的挽歌,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唐文宗继承皇位,遵循天地人三才之道治理国家,他面容和蔼,让皇室九族都十分亲善和睦。他就如同大禹治水一样,为国家和百姓立下了留传于海内的功绩;又将这大唐的国运传承,交付给了合适的皇室宗亲。 他所作的《调露曲》至今仍在流传,《秋风词》也还是那样清新动人。大唐皇室本支的血脉将会绵延百代,文宗他率先以兄弟间的友爱,让这皇室的亲情如同棣棠花一般在春天绽放,尽显温馨与美好。 需要说明的是,“调露曲”“秋风词”或许是实指文宗所作的词曲,也可能有更复杂的文化寓意,在翻译中难以完全精准地传达其全部内涵。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