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三

讲学金华殿,亲畊钩盾田。 侍臣容谏猎,方士信求仙。 虹影俄侵日,龙髯不上天。 空余水银海,长照夜灯前。

译文:

皇帝曾经在金华殿里听讲学问,还亲自参与了钩盾署的耕田活动,展现出对学业和农事的关注。 身边的侍臣能够容忍皇帝偶尔想去打猎的想法,而皇帝却轻信了方士求仙的言论,一心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之术。 然而,就像彩虹的影子突然遮蔽了太阳一样,皇帝的命运急转直下。龙髯本是黄帝乘龙升天的祥瑞象征,可这位皇帝却没能像黄帝那样顺利登天,过早地离世了。 如今,皇陵之中只剩下那象征着江河湖海的水银池,还有那彻夜长明的灯,在寂静的夜晚独自散发着幽光,仿佛在诉说着皇帝已经逝去、辉煌不再的凄凉。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