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译文:

在秋日,我送友人到潜水驿。驿站的小吏伫立在沙滩边,而那一片片农家的房屋与翠绿的竹溪相连。 此时正值枫林尽染的时节,又赶上了社日,村子里传来阵阵击鼓庆贺的声音,那声音仿佛穿透枫林,萦绕在空气中。在这热闹的氛围里,中午时分,从茅草屋那边传来了鸡的啼鸣声,为这宁静的乡村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 太阳渐渐西斜,晚禾地里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而在秋草覆盖的田畦上,蝴蝶在花丛间轻盈地飞舞,它们似乎也沉醉在这秋日的美景中。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潜水驿的驿楼前,驿楼离宫廷中的树木很近。我那疲惫的马似乎也察觉到了分别的气氛,再三地嘶鸣,仿佛在诉说着不舍。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