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

鹰至感风候,霜余变林麓。 孤颿带日来,寒江转沙曲。 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 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译文:

老鹰感受到了节气变化和风向转变,随着寒霜降临,山林和山脚的景色都发生了改变。原本翠绿的树叶,经过霜的洗礼,变得色彩斑斓。 江面上,一艘孤独的帆船在阳光的映照下缓缓驶来,那船帆仿佛被太阳染上了一层金黄。寒冷的江水沿着曲折的沙洲流淌,不断地改变着流向。 远处的边防哨所上,军旗在风中飘扬,旗影随着风的吹动而晃动,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这里的守卫力量。渡口边天色渐晚,船家们为了赶时间,划动船橹的声音变得急促起来,那“嘎吱嘎吱”的声音在江面上回荡。 不知不觉中,月亮慢慢升上了天空,原本绚丽多彩的彩霞渐渐收敛了光芒。江面上,渔夫们的歌声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在寂静的夜空中飘荡,给这清冷的江边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