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居池上亭独吟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译文: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树木的影子正稳稳地落在地上,我独自在池塘边的亭子中吟诗。 我静静地看着蜜蜂忙碌地穿梭,仿佛能从它们身上得到勤勉劳作、团结协作的教诲;悠闲地遐想着仙鹤那优雅的姿态和超凡的气质。 我品尝着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美酒,以此来调节自己的精神气息;弹奏着清越的琴音,让那美妙的旋律融入自己的性情和灵魂。 我已经摒弃了世俗的机巧和算计,内心充满了浩然之气,又何必再像刘毅那样在几杖上刻铭文来警戒自己呢。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