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隄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译文:

秋天的阳光洒在平静的白马湖面上,紫色的菱角就像锦绣一般,彩色的鸳鸯在湖面上轻快地飞翔。 湖中央满是划着小船出游采菱的女子,她们专注于采菱,根本不看岸边骑着马的公子。 采菱女们相互竞争,都想采得更多,你追我赶地纷纷朝着菱角多的地方划去,不时转动着木兰船桨,划破轻轻的波浪。 她们长长的发髻、轻柔的衣袖随着动作参差不齐地摆动,头上的钗子和手腕上的钏子在波光中晃动闪烁。 采菱女们欢声笑语,操着方言聊着天,不知不觉已到傍晚。她们沿着长满蓼花的湖岸,敲着船舷,划船回家。 回到市桥的码头,大家把船系在野生的藤蔓上,浮萍都沾满了衣裳。 家家户户的竹楼都面临着宽阔的街道,楼下停靠着一排排的船只,船上大多是往来的商人。 采菱女们带着酒杯和菱角,在夜里相互串门。她们喝醉了,踏着大堤,相互呼应着唱歌。 屈原祠下,沅江的江水在月光的照耀下,寒冷的波浪泛起白色的烟雾。 在这里能听到一曲南方的歌谣,可北望长安,却远在三千里之外。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