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蔡州三首 三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 四夷闻风失匕筯,天子受贺登高楼。 妖童擢髪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峰无火楚泽闲,夜行不锁穆陵关。 策勋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劒看恒山。

译文:

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车马如流水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原来是朝廷的使臣押着淮西的囚犯前来献俘。 周边的少数民族听闻淮西叛乱被平定的消息,惊恐得连手中的勺子和筷子都拿不住了,而天子则登上高楼接受群臣的朝贺。 那些叛乱的妖童恶党,他们的罪行多得就算拔光头发来计数都不够,如今他们的鲜血早已染红了城西的那抔黄土。 南面的山峰不再有战火燃起,楚地的湖泽一片安宁,就连夜间行路也不用再封锁穆陵关了。 朝廷为平叛功臣论功行赏的仪式结束后,天下终于迎来了太平盛世。勇猛的将士们手握剑柄,目光坚定地望着恒山,时刻警惕着其他可能存在的叛乱势力。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