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刘禹锡 忆春草 忆春草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刘禹锡 忆春草,处处多情洛阳道。 金谷园中见日迟,铜驼陌上迎风早。 河南大尹频出难,只得池塘十步看。 府门闭后满街月,几处游人草头歇。 馆娃宫外姑苏台,郁郁芊芊拨不开。 无风自偃君知否,西子帬裾曾拂来。 译文: 回忆起那春草啊,它在洛阳的道路上处处都饱含着深情。 在金谷园里,阳光洒落在春草上的时间似乎特别晚;而在铜驼陌上,春草早早地就迎着春风摇曳。 河南府尹公务繁忙,频繁外出都很困难,只能在自家池塘边走上十步看看春草。 官府大门关闭后,街道上洒满了月光,有好几处游人在草上歇息。 馆娃宫外、姑苏台上,春草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简直让人难以拨开。 你可知道,那些春草即使没有风也会自己倒伏,那是因为西施的裙摆曾经从上面拂过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