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檝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鬛动,䗖𬟽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译文:

五月里,沅江的水涨起来几乎与堤岸相平,城里的人相邀着纷纷登上装饰华美的龙舟。 屈原是在哪一年逝去的呢,从那时起,人们摇着船桨,唱起哀伤的歌谣。 划船的人扬起鼓槌,有节奏地敲击着,鼓声如雷般响亮,龙舟在急流中齐头并进,呼喊声震耳欲聋。 那疾驰的龙舟就像蛟龙得雨,龙鳍龙鬣都舞动起来;又似雨后的彩虹饮于河中,一艘艘龙舟首尾相连。 刺史来到江边,撩起翠绿色的帷幕,他举起旗帜,为比赛评定胜负。 领先的队伍鼓足余勇,相互鼓舞;落后还未到达终点的队伍则默默不言,神色沮丧。 其实胜利在一开始就有预兆,但成功向来也并非固定属于谁。 当地的风俗在此时狂热非常,观看比赛的人群像云一样聚集在江边。 两岸的彩旗映照得江底的龙宫都明亮起来,美女们轻盈地在水上嬉戏,就像洛神踏波而行。 比赛结束,人群散去,只留下满心的惆怅与暮色相伴,招屈亭前,江水依旧向东流去。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