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刘禹锡 萋兮吟 萋兮吟 5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刘禹锡 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 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 万货列旗亭,恣心注明珰。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勿谓行大道,斯须成太行。 莫吟萋兮什,徒使君子伤。 译文: 在遥远的天边,浮云不断涌起,它们争先恐后地遮蔽住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在那偏僻幽深的小巷里,秋风刚刚刮起,就先把兰草和蕙草的芬芳给摧残了。 市场中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地陈列着,人们随心所欲地挑选、购买那些珍贵的珠宝饰品。一个人的名声太高了,诋毁就会像潮水一样聚集过来,而且那些花言巧语中暗藏的陷阱,就算再聪明的人也难以防备。 不要以为自己正行走在宽阔平坦的大道上,说不定转眼间这大道就会变成像太行山一样艰险难行。所以啊,不要去吟唱《萋兮吟》这样的诗了,不然只会让君子徒增伤感。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