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早春赠乐天

漠漠复霭霭,半晴将半阴。 春来自何处,无迹日以深。 韶嫩冰后木,轻盈烟际林。 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 花意已含蓄,鸟言尚沈吟。 期君当此时,与我恣追寻。 翻愁烂熳后,春暮却伤心。

译文:

洛阳城中,天色迷迷蒙蒙、雾气霭霭沉沉,天空半晴半阴,难以捉摸。春天到底从哪里来的呢?它没有留下明显的踪迹,却一天天地加深着春意。 冰消雪融之后,树木抽出了鲜嫩的枝芽,带着几分娇俏;烟雾缭绕的树林里,树木轻盈婀娜,仿佛在翩翩起舞。藤蔓生长起来,似乎在寻找可以依托的东西;柳树柔弱得好像连自己的身躯都支撑不住。 花朵已经含着即将绽放的意味,却还未完全开放;鸟儿叽叽喳喳,像是在沉吟着春天的诗篇。 我期待着你能在这个时候,和我一起尽情地去追寻这早春的美景。可又担心等到繁花烂漫之后,暮春来临,那凋零的景象又会让人伤心不已。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