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 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 众芳信妍媚,威凤难栖止。 遂于鼙鼓间,移植东南美。 封以梁国土,浇之浚泉水。 得地色不移,凌空势方起。 新青排故叶,余粉笼疎理。 犹复隔墙藩,何因出尘滓。 兹辰去前蔽,永日劳瞪视。 槭槭林已成,荧荧玉相似。 规摹起心匠,洗涤在颐指。 曲直既了然,孤高何卓尔。 垂梢覆内屏,迸笋侵前戺。 妓席拂云鬓,宾阶荫珠履。 抱琴恣闲玩,执卷堪斜倚。 露下悬明珰,风来韵清征。 坚贞贯四候,标格殊百卉。 岁晚当自知,繁华岂云比。 古诗无赠竹,高唱从此始。 一听清瑶音,峥然长在耳。

译文:

品德高尚的人必定喜爱竹子,借竹子寄托情感是很有道理的。 竹子那刚直的气节可以用来激励军队作战,它的虚心之态适宜用来礼贤下士。 众多的花卉诚然娇艳妩媚,但凤凰却难以在那里栖息停留。 于是在战鼓声声的环境中,把东南方的美竹移植过来。 用梁国的土地来栽种它,用清澈的泉水来浇灌它。 竹子在新的土地上依然保持着本色,它向着天空不断生长,气势正蓬勃兴起。 新长出的青翠竹叶排挤着旧叶,竹上残留的竹粉笼罩着稀疏的纹理。 它还被隔着墙藩,怎样才能脱离尘世的污浊呢? 这天拆除了前面的障碍,我一整天都专注地凝视着它。 如今飒飒作响的竹林已然形成,那竹子莹润得如同美玉一般。 竹林的布局是精心构思的结果,日常的养护管理也全凭心意指挥。 竹子的曲直已经一目了然,它的孤高姿态是多么与众不同。 下垂的竹梢覆盖着室内的屏风,迸出的竹笋侵入到前面的台阶。 在歌妓的宴席上,竹子拂动着如云的鬓发;在宾客往来的台阶旁,它荫庇着穿着华丽鞋子的人。 我抱着琴可以尽情地悠闲赏玩,拿着书卷也能够斜靠着竹子阅读。 露珠落下,像悬挂着的明亮耳坠;微风吹来,竹子发出清越的声音如同音乐。 竹子的坚贞贯穿四季,它的品格远超百花。 到了岁末之时自会明白,那些繁华艳丽怎能与它相比。 以往的古诗中没有专门赠竹的篇章,如今这样的高雅之作从此开始。 一听到您这清美如美玉般的诗篇,那高亢的音韵便长久地在我耳边回响。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