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 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 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 山顶自晶明,人间已霶霈。 豁然重昏歛,涣若春冰溃。 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遥光泛物色,余韵吟天籁。 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 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译文:

早晨我登上天坛山,走到半路时天空变得阴沉昏暗。我加快脚步冒雨前行,穿过雨幕之后,转身站定,望向云的背面。 明亮的太阳照耀在云层之上,而风雷在云的内部涌动。那云浪翻滚,就像雪海在翻腾,云团交错,好似玉山崩塌破碎。蛟龙在云中隐隐露出它的鳍鬣,神鬼仿佛也在云中呈现出各种奇异的姿态。 无数的景象在不断地生灭变化,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我俯身俯瞰周围万物的动静,这才感觉到天空是如此的广阔。 山顶上阳光明亮,而人间早已大雨倾盆。忽然间,浓重的昏暗消散了,就像春天的冰块迅速融化。 夕阳的余晖反射进松树林的门扉,瀑布飞泻而下,如同白色的丝带。遥远的光芒洒在万物之上,大自然的声音就像美妙的天籁之音。 山中的洞府里传来阵阵仙钟的声响,村庄里也升起了傍晚的雾气。 回头看到山下的同伴,他们仿佛已经迷失在时光里。他们问我从哪里来,我笑着告诉他们,我是从云雨之外的地方来的。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