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衡山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译文:

在东南方向的山峦,与巍峨的衡山相比,就像是低伏着的车盖一样矮小。而衡山,则如同顶天立地的柱石般重要。 衡山的前方,正是祝融峰所在之处。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能够轻轻拂过南方朱雀星座的翅膀。 在高远幽深的天空之下,衡山积聚着天地间的灵秀之气,山体气势磅礴,似乎在向四周宣扬着大地的脉络与生机。 还听说衡山哪怕只凝聚起如肤寸般小的云气,也能够带来弥漫天空的润泽之雨。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