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火诗

楚乡祝融分,炎火常为虞。 是时直突烟,发自晨炊徒。 盲风扇其威,白昼曛阳鸟。 操绠不暇汲,循墙还避逾。 怒如列缺光,迅与芬轮俱。 联延掩四远,赫弈成洪𬬻。 汹疑云涛翻,飒若鬼神趋。 当前迎惞𨹮,是物同膏腴。 金乌入梵天,赤龙游玄都。 腾烟透窻户,飞燄生栾栌。 火山摧半空,星雨洒中衢。 瑶坛被髹漆,宝树攒珊瑚。 光县与琴焦,旗亭无酒濡。 市人委百货,邑令遗双凫。 余势下隈隩,长熛烘舳舻。 吹焚照水府,炙浪愁天吴。 灾罢云日晚,心惊视听殊。 高灰辨廪庾,黑土连𬮱阇。 众烬合星罗,游氛铄人肤。 厚地藏宿热,遥林呈骤枯。 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 御之失其道,敲石弥天隅。 晋库走龙劒,吴宫伤燕雏。 五行有沴气,先哲垂𬣙谟。 宋郑同日起,时当贤大夫。 无苛自可乐,弭患非所图。 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骊驹。 吊场色惨忸,颜失词劬愉。 下令蠲里布,指期轻市租。 闬垣适未立,苫盖自相娱。 山木行剪伐,江泥宜墐途。 邑臣不必曾,何用征越巫。

译文:

在楚地这一方,掌管火的祝融分管此处,火灾常常成为人们担忧的灾祸。 这一次起火,是因为炉灶的烟囱冒出火星,源头是清晨做饭的人不小心引发的。 狂风助长了火势的威风,大白天里连太阳都被浓烟遮蔽得昏暗无光。 人们拿着汲水的绳索都来不及去打水灭火,只能沿着墙壁躲避蔓延过来的大火。 火势凶猛得如同闪电划过,速度快得和飞驰的车轮一样。 大火连绵不断,向四面八方蔓延开去,熊熊烈火就像一座巨大的熔炉。 火势汹涌,让人感觉像是汹涌的云涛在翻腾;风声飒飒,仿佛是鬼神在奔走。 大火当前,所到之处一切事物都像油脂一样被迅速燃烧。 太阳仿佛也被卷入这火海梵天之中,又好似赤龙在天空的都城中游动。 浓烟腾腾地透过窗户,火焰在屋梁上蹿起。 那燃烧的火墙仿佛要把半空的山峦都摧毁,火星如同流星雨一般洒落在街道中央。 华丽的祭坛被烈火漆上一层焦黑,珍贵的树木就像珊瑚一样被烧成一堆残骸。 灯烛被烧光,琴瑟也被烧焦,集市的酒馆里没有一滴酒剩下。 市民们舍弃了各种货物匆忙逃命,县令也顾不上自己的官印和车马。 大火的余势蔓延到低洼隐蔽的地方,长长的火舌烘烤着江边的船只。 火焰照亮了水底的龙宫,滚烫的浪涛让海神天吴都发愁不已。 火灾结束时天色已晚,人们心惊胆战,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与平常大不相同。 从高高的灰烬中还能辨认出原来的粮仓,黑色的焦土一直连接到城门。 无数的灰烬像星星一样散落,弥漫的热气能灼伤人们的皮肤。 厚厚的土地下还藏着残留的热度,远处的树林瞬间变得干枯。 火这种元素本来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怎么能一天没有呢。 但如果不能正确地控制它,一点火星就能让漫天都燃起大火。 就像晋朝武库失火,连龙泉宝剑都消失不见;吴国宫殿着火,连燕子的幼雏都被烧死。 五行之中一旦出现不祥的灾气,古代的贤哲早就留下了训诫。 历史上宋国和郑国同一天发生火灾,那时正是贤明的大夫当政。 没有苛刻的政令,百姓自然能安居乐业,但对于灾祸却不能不有所防备。 贤明的太守体恤百姓的疾苦,看到火灾现场就停下了坐骑。 他神情凄惨,满脸愧疚,言辞中也没有了往日的愉悦。 他下令免除百姓的赋税,还规定了期限减轻市场的租金。 鼓励百姓赶紧修筑倒塌的墙壁,用茅草遮盖房屋来暂时居住。 让人去山上砍伐木材,用江边的泥土来修缮道路。 地方官员不必去请远方的巫师来祈福消灾,做好这些实际的事情就足够了。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