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刘禹锡 磨镜篇 磨镜篇 6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刘禹锡 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 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 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 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 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译文: 岁月流逝,飞扬的尘土遮蔽了明亮的镜子,年深日久,这镜子看上去就像被漆染过一样,昏暗无光。 这时,门前来了个背着磨镜工具的人,他主动为我拿起工具,仔细地擦拭、打磨这面镜子。 经过一番打磨,镜子就像平静的绿池上漂浮的浮萍被拨开,清澈的池水满盈;又似月亮的光晕消失,金色的波光四溢。 明亮的日光透过这洁净的镜子,它那圆润的光芒在幽深的房间里流转。 有了这光亮,山中的妖邪之气都沮丧消退,野外的鬼魅也不得不现出原形。 此时,我回想起这镜子还没被打磨的时候,连瓦砾都能轻易冒犯它,显得它那么无用。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