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 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 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 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 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灵。 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 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 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 何处翳附郭,几人思郈成。 云天望乔木,风水悲流萍。 前与计吏西,始列贡士名。 森然就笔札,从试春官卿。 帝城岐路多,万足伺晨星。 茫茫风尘中,工拙同有营。 寒女劳夜织,山苗荣寸茎。 侯门方击钟,衣褐谁将迎。 弱羽果摧颓,壮心郁怦怦。 谅无蟠木容,聊复蓬累行。 昨日讯灵龟,繇言利艰贞。 当求舍拔中,必在审已明。 誓将息薄游,焦思穷笔精。 莳兰在幽渚,安得扬芬馨。 曰余摧落者,散质负华缨。 一聆苦辛词,再动伊郁情。 身弃言不动,爱才心尚惊。 恨无羊角风,使尔化北溟。 论罢情益亲,涉旬忘归程。 日携邑中客,闲眺江上城。 昼憩命金罍,宵谈转璇衡。 薰风香麈尾,月露濡桃笙。 忽被戒羸骖,薄言事南征。 火云蔚千里,旅思浩已盈。 湘江含碧虚,衡岭浮翠晶。 岂伊山水异,适与人事幷。 油幕侣昆丘,粲然叠瑶琼。 庾楼见清月,孔坐多绿醽。 复有衡山守,本自云龙庭。 抗志在灵府,发越侔咸英。 一挥出荥阳,惠彼嗤嗤氓。 隼旟辞灞水,居者皆涕零。 惟昔与伊人,交欢经宿龄。 一从云雨散,滋我鄙吝萌。 北渚不堪愁,南音谁复听。 离忧若去水,浩漾无时停。 尝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 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 圣功奠远服,神物拥休祯。 贤人在其下,仿佛疑蓬瀛。 君行历郡斋,大袂拂双旌。 饰容遇朗鉴,肝鬲可以呈。 昔日马相如,临邛坐尽倾。 勉君刷羽翰,蚤取凌青冥。

译文:

在这暮春时节,风和日丽,天空明净,白昼渐长,幽静处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声。 我的仆人走上前来告诉我,门口有一位白面书生求见。我整理好衣衫前去询问,解开衣带,与他一同坐在南边的屋檐下。从他的眉目间能看出他志向端正,他言辞恳切,话语中充满了真诚。 接着他从怀中拿出文章,曲调孤高,文辞也清新脱俗。那文章如同急促的柱弦声,蕴含着许多压抑不平之气。他说自己本是蜀地人士,世代受岷山灵气的滋养。他的前辈们擅长文章学问,心怀高远来到京城。他曾在司徒府任职,追随的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本如将薪柴托付给宝林,本应继承家族的美誉。可如今不知何处能有安身之所,又有几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呢?他望着高远的云天和高大的树木,感叹自己如漂泊的浮萍,随风水四处飘零。 他先前和计吏一同西入京城,才得以列入贡士的名单。他严肃认真地拿起笔参加考试,接受春官卿的考核。然而京城的岔路众多,众多考生像等待晨星一样渴望着机会。在这茫茫的尘世中,不管才能高低都在为前程奔忙。就像贫寒的女子整夜辛苦织布,而山上的小苗却轻易地生长一寸茎干。权贵之家正在鸣钟奏乐,又有谁会迎接身着粗布衣衫的人呢?他就像柔弱的鸟儿,最终折翅坠落,壮志却仍在心中激烈跳动。他知道自己没有盘曲之木那样善于迎合的姿态,只能像蓬草一样四处漂泊。 昨天他问卜灵龟,卦辞说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他应当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关键在于清楚地审视自己。他发誓要停止四处游历,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可就像把兰花种在幽静的水洲,又怎能让它散发芬芳呢? 我说我也是仕途受挫之人,资质平庸却曾身负官职。一听到他这番辛苦辛酸的话语,心中的忧郁之情再次被触动。我虽已被弃置不用,言语无法产生作用,但爱才之心依然为之震惊。只恨自己没有羊角那样的大风,能助他像鲲鹏一样化于北冥,展翅高飞。 我们谈论之后感情愈发深厚,十几天过去了他都忘了回家的行程。白天我带着城中的朋友,和他一起悠闲地眺望江上的城景。白天休息时我们命人拿出酒器畅饮,夜晚交谈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星辰转动。微风带着麈尾的香气,月光和露水浸湿了桃笙竹席。 忽然他准备好瘦弱的马匹,说要前往南方。此时火红的云霞弥漫千里,他的旅途思绪也已满怀。湘江碧波荡漾,衡岭翠绿如水晶般闪耀。难道只是这里的山水不同寻常吗?只是这一切恰好与他的遭遇相映衬罢了。 他此次前往的幕府中人才济济,如同昆仑山上的美玉般光彩照人。在庾亮楼能欣赏到清澈的月色,在孔夫子的座席上有美酒相伴。还有那衡山太守,本就是出身名门。他志向高远,心怀壮志,才情如同《咸池》《六英》般美妙。他一挥而就治理荥阳,造福了那些淳朴的百姓。他带着旗帜离开灞水时,当地百姓都涕泪横流。 我和这位太守,曾经交往甚欢,共度了许多时光。自从分别之后,我的心胸也变得狭隘起来。北渚的景色让我不堪忧愁,南方的乐音又有谁来倾听呢?离别的忧愁就像流水,浩浩荡荡永不停息。 我曾听说祝融峰上,有大禹留下的铭文。那古老的石头如同琅玕般美丽,上面的文字像螭虎的形状。大禹的功绩奠定了远方的安定,神物守护着吉祥。贤能的人在那山下,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 你此次行程会经过各郡的官署,宽大的衣袖拂过两面旗帜。你以美好的仪容遇到明察之人,就能将自己的真心展示出来。昔日司马相如在临邛,满座的人都为他倾倒。我勉励你梳理好羽翼,早日凌云高飞。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