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劒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译文:

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燕国太子丹已经陷入了忧患之境。 他花费千金去奉行那并不高明的刺杀之计,让荆轲带着匕首赶赴秦国。 太子丹整年都在追求自己的愿望,然而秦国的兵势强大,燕国眼看着就要被屠戮。 荆轲用精微的言辞激发起心中的幽愤,怒目圆睁地辞别了燕国都城。 北风在易水河畔呼啸,荆轲举起酒杯,毅然向前奔去。 他带着樊於期的首级去化解旧日的仇怨,捧着燕国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 荆轲行刺时目光炯炯如闪电一般,但秦王身边哪有正直善良、易于对付之人。 开始谋划的时候是多么果敢,可到了行事之时荆轲竟然犹豫起来。 荆轲行刺时出现了长虹贯日的天象,可最终仓猝之间反而被秦王诛杀。 秦王按着宝剑,气势威严,愤怒至极,狂风和雷声似乎都在为他助威呼喊。 秦王的愤怒让樊於期的父亲斩断了儿子的首级,樊於期的家人疯狂奔逃却无处容身。 秦国夷平了燕国的城池,诛杀了荆轲的七族,燕国的亭台楼阁都被焚烧污毁。 原本期望通过行刺消除忧患,最终却触动了灾祸的机关。 秦始皇本来就是靠欺诈和武力来统治天下,这和当年的齐桓公大不相同。 为什么要效仿曹沫在会盟时劫持齐桓公的做法呢?这实在是既勇敢又愚蠢啊。 世间流传的故事大多是错误的,太史公司马迁考证这件事时还询问了当时在场的侍医夏无且才得以记录。
关于作者
唐代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