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歌

黄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 岂不有阳春,节岁聿其周。 君何爱重裘,兼味养大贤。 冰食葛制神所怜,填窗塞户慎勿出,暄风暖景明年日。

译文:

在黄昏时分,我就唱起这苦寒之歌,一直到半夜都停不下来。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温暖的春天了吗?只不过是一年的节气运转到了寒冬。 您为何如此爱惜那些厚重的皮衣,用各种美味来供养贤才(这里可能是一种反讽,暗示有人在寒冬享受奢华)。 有的人只能吃冰冷的食物,穿着葛布做的单衣,这种困苦连神明都会怜悯。 这个时候要把窗户和门户都堵严实,千万不要出门,温暖的春风和宜人的景色,等到明年就会到来啦。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