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潮州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

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 北望讵令随塞鴈,南迁才免葬江鱼。 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译文:

在这政治清明的时代,我却被远远地放逐,这到底是怎样的遭遇啊!如今虽然遇到赦免得以调任到其他地方,但罪名却并未消除。 我向北眺望,哪能像那塞外的大雁一样自由地回归北方呢?不过是因为南迁,才避免了葬身江鱼之腹的命运。 我即将路过您所在的珍贵之地,还得麻烦您收留招待我这个过客;您先寄给我高雅的诗篇,我要感谢您这些诗作启发了我。 我暂时想把船停靠在韶石之下,像贵宾一样去拜谒虞舜,整理好我的衣冠。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