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韩愈 次邓州界 次邓州界 7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韩愈 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译文: 我被贬往潮阳,那路程比当年屈原被贬长沙还要远上好多倍,我眷恋着朝廷,又怎能忍受同时对家乡的思念呢。 心中惊讶,这愁绪袭来,好似心中填满了炽热的火焰一般煎熬;眼睛也知道,自从分别之后,眼前总是模模糊糊,仿佛增添了许多花影(可能表示泪眼模糊)。 在商颜山,傍晚时分大雪纷纷,路上遇到的行人寥寥无几;到了邓州的郊野,满是春泥,看到驿站还在很遥远的地方。 真希望朝廷的军队能早日收复那些沦陷的山河,就像一场及时的雷雨,让万物都能重新焕发生机,国家也能重归太平。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