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 送郑尚书赴南海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韩愈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桮。 盖海旗幢出,连天观阁开。 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 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廻。 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 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译文: 番禺的军府非常兴盛,我想跟你说说这情况,于是暂且放下酒杯。 那旗帜如海浪一般铺展开来,似乎要盖住大海;高大的观阁一座连着一座,仿佛与天空相接而敞开。 衙门办公的时候,像龙户这样以捕鱼为生的水上居民纷纷聚集而来;每月初一等重要日子,像马人(可能是骑马来的人)这类人物也前来。 风平浪静的时候,鶢鶋这种海鸟便飞走了;官员廉洁奉公,蚌蛤都会回来繁衍。 这里的贸易十分发达,货物能流通到像师子国(古代对斯里兰卡的称呼)这样遥远的地方;在武王台上还能听到美妙的音乐演奏。 这里的一切事情都和别处大不相同,你可不要嫌弃这里委屈了你的大才。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