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侯协律咏笋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 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 验长常携尺,愁干屡侧盆。 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 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 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 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 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 讵可持筹算,谁能以理言。 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 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 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 始讶妨人路,还惊入药园。 萌芽防寖大,覆载莫偏恩。 已复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身宁虞瓦砾,计拟揜兰荪。 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 暂须廻步履,要取助盘飧。 穰穰疑翻地,森森竞塞门。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妇懦咨料拣,儿痴谒尽髠。 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

译文:

竹亭鲜有人至,屋前的台阶旁长满了新笋。 这些新笋刚冒出头来,着实值得欣赏,起初数量多也并不让人觉得厌烦。 它们整齐排列,如同成行的婢女和仆人;环绕四周,好似簇拥的儿孙晚辈。 我常常带着尺子去测量它们生长的高度,担心它们干枯,多次倾斜水盆给它们浇水。 对着这些竹笋吟诗,连吃饭喝水都忘了;偶尔坐着观赏,不知不觉从早到晚时光流转。 连绵的雨让土地变得湿润肥沃,骄阳又让气候温暖宜人。 竹笋赶上好时节,肆意生长,凭借着有利的环境,似乎想要腾飞上天。 它们长得很高,牛羊在其中仿佛被淹没不见;竹笋外皮纹理,好似虎豹的斑纹留存。 竹笋丛生时还有些间隙,可转眼间就四处蔓延,看不到边际。 这数量哪里能用筹码来计算,又有谁能说得清其中的道理。 它们肆意地纵横生长,占据了大片土地,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地下的根暗暗相连。 疯狂生长的时候,有的甚至穿透了墙壁;蛮横强硬得几乎要触碰了篱笆。 有些竹笋长得隐蔽,好似在躲避追逐;有些向远处伸展,仿佛在奔跑追赶。 起初惊讶它们妨碍了人们的道路,接着又吃惊它们竟长到了药园之中。 要防范这些竹笋的萌芽继续长大,天地啊,可不能偏袒地施予它们恩惠。 它们已经侵犯到了危险的台阶,不只是长出了低矮的围墙。 它们自身哪里会忧虑瓦砾的阻挡,它们的生长之势简直要掩盖住兰荪香草。 只感叹它们长得极高极多,哪知道它们究竟长了多少次。 竹笋有长有短,终究不必去计较;生长有先有后,又哪里能说得清。 它们外表藏着紧密的笋壳让人恼恨,内部还有许多竹节。 我暂且得绕着走,不过打算把它们挖来作为盘中的佳肴。 竹笋密密麻麻,仿佛要把地翻过来;密密麻麻地竞相生长,几乎堵住了门。 它们像戈矛一样尖锐林立,又像蛇虺一样昂首挺立。 家中妇女柔弱,在挑选竹笋时犹豫不决;小儿天真,嚷着要把竹笋都砍光。 侯协律来安慰我,读着他写的诗句让我惊叹不已。 我和诗时才思快要枯竭,一直吟诵到太阳升起。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