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余,出守数已六。 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 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 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译文:

邺侯李泌家里藏书丰富,书架上插满了三万卷书籍。每一卷书都悬挂着精致的牙签,崭新得就好像从来没有人触碰过一样。邺侯这个人记忆力超强,读书过目不忘。那些伟大的圣贤文章,满满当当地装在他的肚子里。 邺侯已经五十多岁了,出任过好几个地方的长官。他在京城虽然有旧宅,却无法长期在那里留客人食宿。朝廷里官员众多,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能容下一个人立足。我虽然在朝廷为官,但如今气势也日益受到限制、委顿。我多次诚恳地向丞相进言,却始终不被采纳。 我送你路过浐水时,一直望着东方,久久没有移开目光。如今你去追随邺侯学习,一定能满足你对学问的追求。这就如同进入大海去观赏龙鱼,展开强健的翅膀追逐黄鹄。希望你努力创作新的诗篇,每个月能寄给我三四篇。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